赵长鹏:香港应学日本让加密货币交易所自行上币!有条件成为加密枢纽
2025-08-29
币安创办人赵长鹏(CZ)罕见对香港投下「加速杠杆」。据他在接受《南华早报》独家专访时说,香港已展现「非常明确的态度来拥抱Web3」,若监管端行动够快,有条件与美国、阿联酋并列为全球加密资产枢纽。他强调评估城市的未来,不该看当下规模,而是变化的速度。
话锋直指监管关键。赵长鹏点名香港现行零售可交易的加密资产仅四种「还不够」:比特币、以太币、雪崩链AVAX与Chainlink(LINK)。
CZ建议参考日本做法,让持牌交易所据自身的尽职与风控框架,决定可上架的代币清单。翻成市场语言,这是主张从「白名单制」转向「市场自律+事后监理」,好处是流动性跟创新会更快涌入,风险是监管需要同步升级事后稽核与披露标准,避免把零售投资人推向波动更大的资产池。
在监管与产业的拔河中,赵长鹏抛出另层讯号:「美国、中东政策没什么神奇之处,也许明天香港就会有会议,官员说要改一些事。」这句话像是对政策窗口期的提醒,国内若愿意把节奏拉快,资金与创业者会跟着走。慢半拍,流量与订价权就被别的市场带走。对香港而言,这不只是名单放不放宽的技术题,而是愿不愿意把「速度」变成制度设计。
现况上,币安仍未申请在港经营加密交易平台牌照。香港目前共有11家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在营运。这也透露一个现实:龙头业者观望,通常不只看牌照框架本身,更看整体业务可行性,包含上架弹性、合规成本、银行出入金配合与零售市场可及性。一旦政策在关键参数上松绑(或明文化),大型交易所切入的机率就会提高,反之则可能维持「近身但不入场」的策略。
值得注意的是,赵长鹏以个人身分与市场影响力发声,对政策讨论有放大器的效果。从过去几个加密中心的演化经验看,监管与市场之间像是两条并跑的赛道,谁先给出可预期、可扩张的路线,谁就能把下波市场流动性与创新锁在该地。
热门